分類

健康護脊運動 大人小朋友都適合
撰文:Dr. Kong專業團隊註冊物理治療師方偉筠 家長要避免子女養成以下不良的姿勢,影響脊部發展: 當小朋友做功課時,應該避免側向一邊坐,因為這種姿勢容易令脊部左右用力不平均,引起脊柱側彎等脊部問題;同時亦應該保持頸部腰部挺直。 當小朋友使用電腦時,頸部亦不應過於向前傾看顯示屏,因為這樣會容易令頸部勞損。家長亦應提醒小朋友保持頸部及背部垂直,並選擇可調校高度和配備椅背及扶手的椅子,以承托背部手和手腕。另外,顯示屏亦需要置於不高於眼睛的位置。每使用電腦 30 分鐘,就應該作適量的休息。 當搬運地

暑假開心去旅遊 除了玩樂外 還有甚麼?
暑假來了,不少家長會選擇利用這個漫長的假期和小朋友離港旅遊,既可共聚天倫、還能舒展身心。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 有的會說,旅遊還可讓小朋友增廣見聞。的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假如小朋友有親身體驗,相信對所學知識能有較深刻的了解。例如,當小朋友學到「萬里長城」時,如能到該處走一趟,相信更能感受到這個建築工程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我在選擇旅行地點時,也會考慮會否與女兒的學習內容相配合。例如,在她學到不同種類的動物時,我會在旅行中加入動物園作參觀景點,讓她能親身接觸不同的動物,這總比單

別讓孩子成為夫妻間的「第三者」
撰文:Aunty Anne 爸媽加油站 男女相遇、相知、相愛,然後共諧連理,組織屬於自己的家庭。夫妻承諾無論順逆都會一生愛護尊重對方,夫妻關係順理成章成為家庭的支柱,它是這個家庭的一切,是家庭的初心! 孩子的來臨,完美了家庭的組織,同時亦令情況變得繁複:由單一的夫妻二人關係,衍生出父母、父子和母子關係,若祖父母輩參與照顧,則如此類推。面對孩子的福祉,大家各有意見和立場,要磨合絕對不簡單。 大家只要細心想想便會明白,夫妻和父母雖然是同樣的兩個人,但這兩重身份其實是有著不同的需要和考量。幼兒的加入令


一個追一個走的親子關係
撰文:家庭動力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吳綺琴 很多家長都這樣投訴,説子女愈大愈不願意跟父母説話,感情變得疏離冷漠。父母開始不知道子女的腦袋裡想甚麼,他們的學校生活是怎樣的,朋友是怎樣的。就眼睛所見,都是打機、看電視、上網、Whatsapp、WeChat和Instagram!父母不期然產生一種無形的不安,因為與所愛的子女好像脫了軌,沒有連繫一樣!父母愈不安,愈想把子女拉回身邊。但所用的方式,往往是查問、規管、批評和責備,對孩子的行為既不理解也不信任。父母的「著緊」及「關心

為甚麼孩子會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家長可以怎麼辦?
撰文:幼兒教育專家陳陳淑安 有些孩子上幼稚園,甚至5、6歲時仍有吸吮手指的習慣。根據李維大偉 (David Levy) 博士的研究,在 10 分鐘內就把一瓶牛奶吃完的孩子(可能因為瓶頭孔較大),比在 20 分鐘內吃完整瓶奶的孩子,容易有吸吮指頭的行為。李博士又曾試驗用滴筒餵小狗,使牠們在吃奶的時候沒有機會吸吮,結果牠們的反應,是彼此吸吮自己或別的小狗的皮,有些吸吮得十分厲害,連皮都脫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嬰兒最初數月吸吮指頭的行為,是因為得不到吸吮的滿足所致,是一種需要,並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壞行




為甚麼小朋友吃飯時總是不專心?
撰文﹕協康教育心理學家團隊 不少4至5歲的孩子吃飯時喜歡東張西望、弄這弄那、不專心,原來有機會跟他們操作餐具「笨手笨腳」有關之餘,還可能與他們的專注力時間較短、時間觀念仍在發展、對四周圍環境充滿好奇,甚或想逃避吃飯有關。 專注時間較短 4至5歲的孩子,一般都需要比成年人較長的用餐時間,一方面由於他們對餐具的運用還能是不太熟悉,會出現「論盡」情況;另一方面,孩子的咀嚼及 腸胃的消化能力未成熟,所以花上較長時間用餐,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有些孩子因為專注時間較短,自製能力低,又沒有時間的觀念,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