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很多時候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有時他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用哭鬧爭取,而孩子的哭聲往往就像刺中家長的死穴,令家長心軟,繼而妥協,但這其實正正踏上惡性循環。 我們要明白孩子行為出現的頻率,是跟後果有關的。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做了一個行為,後果是好的,我們會多做這個行為;如果我們做了一個行為,後果是不好的,我自然就不會再做這個行為。 年紀較小的小朋友對世界的認知和他有甚麼應該做及不應該做,還不能完全掌握。他只有很模糊的概念,所以當家長嘗試解釋給他聽為甚麼你要這樣做或為甚麼你不能這樣做時,小朋友聽完後